水的基本认识与常用的水质指标
水,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之一。水在地球上却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做着,自海洋或开放的表水经阳光照射而蒸发变成水蒸汽,然后凝聚成云堆,并冷凝成雨珠或结成冰雪再回覆到地面上。但这些水中都含有一定浓度的容存物及固体物。 自然界中的水通常会含有多少量不等之不纯物,此些不纯物质包括溶存气体物、固体物、及悬浮物等,因而不能直接饮用或作为工业用水,必须依使用的目的予以处理。
天然水体的物质组成
天然水体在自然循环运动中,无时不与大气、土壤、岩石、各种矿物质、动植物等接触。由于水是一种很强的溶剂,极易与各种物质混杂,所以天然水体是含有许多溶解性和非溶解性的物质、组成成分又非常复杂的一种综合体
水中杂质的分类
从水的净化和处理的需要,假定水中的物质均呈球形,并按其直径大小分成悬浮物、胶体和溶解物质三大类:
悬浮物
颗粒最大的为悬浮物质,粒径约在10-4mm 以上,肉眼可见。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、粘土、原生动物、藻类、细菌以及有机物等组成; 悬浮物质: 泥沙、粘土:使水浑浊、产生粘泥藻类及原生动物:使水有色度、有臭味、浑浊并产生粘泥。细菌:致病、产生粘泥、产生腐蚀其它不溶物质:产生沉积
胶体
其次为胶体物质,粒径在10-4~10-6 mm。胶体是许多离子和分子的集合物。天然水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、铝和硅的化合物,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腐殖质;溶胶(如硅胶):致使结垢高分子化合物(如腐殖酸胶体等):使水浑浊、产生吸附和沉积
溶解物质
颗粒最小的是离子和分子,称为溶解物质,粒径[10-6mm,主要是溶解于水中的以低分子存在的溶解盐类的各种离子和气体。
溶解物质: HCO3-、CO32-、OH-:使水具有形成碳酸盐垢的倾向,例如碳酸钙、碳酸镁。SO42-:使水具有形成硫酸盐垢的倾向,例如硫酸钙、硫酸钡。
Cl-:产生金属腐蚀。
F-:过量可致病。
Ca2+、Mg2+:可能形成结垢。
Fe3+、Mn2+:产生气味,腐蚀金属,并可能形成氢氧化物沉淀。
CO2:降低水的pH。
O2:腐蚀金属。
水的pH值
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,表示为
pH= - Lg [H+]
氢离子的浓度是水的酸碱性的标志,当H+的浓度为10-7mol/L时,水呈中性。H+越多,水的酸性越强,反之水的碱性越强。对应pH表示即为当pH为7时,水呈中性。当pH为0-7时,水呈酸性,为7-14时,水呈碱性。
含盐量、电导率
水的含盐量(也称矿化度)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。由于溶解盐类在水中一般以离子的形式存在,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和阴离子的量的和,其单位是mg/L。由于溶解盐类在水中多以阴离子和阳离子形态存在。当水中插入一对通电电极时,在电场作用下,带电离子会产生定向移动,使水具有导电的性质,导电性能的强弱就用电导率来表示,其单位是μs/cm。水的含盐量越大,一般说来,电导率也越大,但由于不同的离子导电性能和质量均不同,故含盐量与电导率并无严格的对应关系。
水的浑浊度
水中存在的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水产生浑浊,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。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规定不可超过5度。
水的硬度
水中的钙离子与镁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些,在水加热或浓缩时可能形成水垢。水中的钙与镁的含量和就是水的硬度。用mmol/L表示。通常也表示成等分子数量的CaCO3的质量浓度,单位为mg/L CaCO3。
水的碱度
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[H+]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含量。在天然水中,碱度主要由HCO3-的盐类组成。单位为mmol/L。通常也表示成等分子数量的CaCO3的质量浓度,单位为mg/L CaCO3。
毫克/升(ppm)
毫克/升是表示水中某种物质含量多少的单位。水的单位体积常用升表示,而水中含有的物质的量通常采用克来表示。由于一升水的体积通常为1000克,故1毫克/升的杂质相当于水中含有百万分之一份杂质,故单位ppm在表示水中杂质时与此相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