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狗不理包子"包子的品牌故事
发表时间:2020/09/29 11:42:52 浏览次数:1599

戏说世上"奢侈包包"有两种,一种是不能吃的爱马仕、LV、GUCCI,一种是能吃的"狗不理"。
相传在公元1858年,即清朝咸丰年间,小名叫"狗子"的高贵友,到天津南运河边上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,三年满师后与别人搭伙在南运河侯家后三岔口处摆了一个包子摊。后来,包子摊扩大成了一间专营包子的小吃铺"德聚号"。因其包子"皮薄馅多长相好、有咬劲满嘴香"而极受欢迎,每天到店的人络绎不绝。因为客人多,生意好到顾不上收钱,"狗子"也没时间搭理食客,顾客们便自觉把钱放在碗中,时间长了,大家便戏称"狗子卖包子,不理人",后来顺嘴喊成了"狗不理"。于是,大家管其包子铺为"狗不理","德聚号"反而被逐渐遗忘了……
后来,在天津编练新军的袁世凯,在入宫时将"狗不理包子"进献给慈禧太后。慈禧尝后,便说了一句,"山中走兽云中燕,腹地牛羊海底鲜,不及狗不理包子香矣,食之长寿也","狗不理"从此名扬天下……
这个口口相传的"狗不理"品牌故事,不知不觉地,一说就说了上百年。如此出生平民草根的包子,因为好吃而被清朝太后所赞赏,便"山鸡变凤凰"。可见,世事无绝对,只有真情趣。
查看评论[0]文章评论